读陈伟《那似水年华》
那天上班在路上遇到陈伟,我问他的书,他从摩托车后备箱里拿出来一本。用衣襟擦了擦上面的灰,憨厚的不好意思的说:“就带一本,看封面有点脏。” 到了学校,我认真读,被它吸引了。自习课上,学生看我那么投入就要看,我让他们读《我的母亲》学生也被吸引了。 读陈伟的文章,有一种陶醉的感觉。我在他文章中读到了: 抒发感情的真挚感。整部书中有乡情的醇厚、亲情的温馨、爱情的浓烈、友情的和美。《那似水年华》中《我童年的南大塘》读着就像喝一杯老酒那么淳朴厚重的乡情;母亲亲手为我驱赶睡帐中的蚊虫,也不愿点蚊香怕伤害我的身体的拳拳温馨;妻子的一碗鸡蛋茶流淌的清香、以及十月初十结婚纪念日的记忆……简单的生活却有浓烈的爱意;工作中的同事、文学圈里的知己、网络中的友人一个个在陈伟的笔下都是对自己的一笔财富和帮助,和和美美相生相长。读这本书读出了着许多的情,是一种享受、也是一种洗礼。 叙述语言的生活化。陈伟来自农村,成长在农村,工作在农村,加之他淳朴厚道的天性,所以文如其人。《那似水年华》的语言朴实的不能再朴实。比如他所写的是我们家乡到处可见的事和物:家乡的小布瓦、水泥瓦,红鼻子老李,跌倒了暂且趴下等等。这样来自生活的语言,有鲜活的生命力、巨大的感染力和强烈的吸引力。 感悟生活的哲理性。《那似水年华》与其说是一本散文集,倒不如说是一本杂文集。书中的大部分文章写他对生活的感悟、对工作的思考、对人生的探索以及对爱情的理解。在日常的生活中哪怕一次走路的冲撞理解的“道”,还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所理解的“度”;不论他对爱情的理解,还是对幸福的思考;即便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总结,或者是对孩子的教育…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成为的笔下都有自己的见解。其中不乏独特的哲理性语言,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。 作为一个业余作家,文章写成这样真的难能可贵。对他表示祝贺! |
评论